皖北是安徽省的传统能源基地,也是新能源的必争之地。作为全省主要能源基地,近年来,省能源集团贯彻落实省委、省政府关于加快皖北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,充分发挥国有投资公司职能和技术人才、资金优势,积极释放皖北重大能源项目。我们落实项目、做好项目,落实政治责任,保障能源供应,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,助力皖北经济社会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。累计完成投资365亿元,计划投资121亿元,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保障区域能源供应。今年3月底以来,前营子发电公司二期扩建工程100万千瓦机组正式开工,公司总装机容量达到170万千瓦,成为苏州市装机容量最大的火电公司。包括一期两台35万千瓦机组在内,年发电量85亿千瓦时,对缓解皖北地区高峰负荷压力、保障供电发挥重要作用。在皖北,省能源集团还投资运营了淮北国安2台32万千瓦机组,其中临涣33万千瓦机组4台,阜阳万润2台6.4万千瓦机组和2台66万千瓦机组。这些项目在输送电力的同时,还根据当地发展需求提供蒸汽和供热服务。其中,淮北国安公司投资建设40公里供热管网,承担着淮北市区50%以上的供暖负荷。为进一步压实保障能源供应责任,省能源集团正在积极推进淮北置换工程,计划通过置换产能建设两台66万千瓦机组。此外,省能源集团还参股立新半集、淮北平山、淮北巨能、国能蚌埠、国能苏州等5个煤电项目。通过合作引进央企和外省省属企业,继续加大对皖北地区的投资。千营子发电公司二期扩建工程促进工业发电发展。 “十四五”以来,省能源集团出人意料地发展新能源,积极探索风电开发皖北太阳能资源,实施一批新能源项目,助力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。亳州沃阳、利辛、苏州墉桥、富阳英东等地区已投运的风电、光伏项目装机容量36万千瓦,年发电量7.1亿千瓦时。为提高区域新能源消纳和调峰能力,省能源团队还大力发展新能源储能,将淮北烈山储能电站项目作为与地方政府合作实施国家“双碳”战略的重要示范工程。该项目实施后,将是我省规模最大、首个集中式电网侧大容量独立分布式储能电站。苏州墉桥30万千瓦风电项目是我国单体最大风电项目省能源集团等。目前开发如下。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,预计今年12月份竣工并并网。下一步,淮北烈山古松、明光白密山、立新城北、涡阳临湖、定远明晓、桑涧、寿县、墉桥杨庄等8个风电项目将开工。装机容量160万千瓦,致力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。在立新等项目建设过程中,创新推出“合资开发合作资源、转让股权获取资金”新机制,切实解决当地能源资源开发问题。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痛点,积极响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。淮北烈山储能电站服务于改善社会民生。钍立新生物天然气项目是省能源集团首个生物天然气试点示范项目,有效带动周边地区构建“农业废弃物-清洁能源高效能源种植”循环利用体系,为皖北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“立新模式”。皖北15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、生物质焚烧发电、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占皖北垃圾总量近40%,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。在保障民生用气方面,银省淮能源集团铺设的8条天然气管道年输气量40亿立方米,成为保障北方清洁能源的“鼓励”。安徽北部。苏州、沃阳、颍航三个城市城市公司有效保障了工业发展和城市居民用气需求。正在建设的苏淮萧县砀山和固镇灵壁泗县两条天然气管道,是解决皖北天然气结构性短缺的又一经济项目。以皖北为全省充电换电“一张网”的保障,省能源集团在这里建设了19座充电站、323个充电终端,接入皖北地区607家运营商、4402座充电站、41841个充电终端、31个换电站。未来,苏州、淮北每年至少投资1000万元新建。 (王吉祥和明)利新生物天然气项目
省能源集团:以项目投资推动皖北高质量发展
皖北是安徽省的传统能源基地,也是新能源的必争之地。作为全省主要能源基地,近年来,省能源集团贯彻落实省委、省政府关于加快皖北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,充分发挥国有投资公司职能和技术人才、资金优势,积极释放皖北重大能源项目。我们落实项目、做好项目,落实政治责任,保障能源供应,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,助力皖北经济社会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。累计完成投资365亿元,计划投资121亿元,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保障区域能源供应。今年3月底以来,前营子发电公司二期扩建工程100万千瓦机组正式开工,公司总装机容量达到170万千瓦,成为苏州市装机容量最大的火电公司。包括一期两台35万千瓦机组在内,年发电量85亿千瓦时,对缓解皖北地区高峰负荷压力、保障供电发挥重要作用。在皖北,省能源集团还投资运营了淮北国安2台32万千瓦机组,其中临涣33万千瓦机组4台,阜阳万润2台6.4万千瓦机组和2台66万千瓦机组。这些项目在输送电力的同时,还根据当地发展需求提供蒸汽和供热服务。其中,淮北国安公司投资建设40公里供热管网,承担着淮北市区50%以上的供暖负荷。为进一步压实保障能源供应责任,省能源集团正在积极推进淮北置换工程,计划通过置换产能建设两台66万千瓦机组。此外,省能源集团还参股立新半集、淮北平山、淮北巨能、国能蚌埠、国能苏州等5个煤电项目。通过合作引进央企和外省省属企业,继续加大对皖北地区的投资。千营子发电公司二期扩建工程促进工业发电发展。 “十四五”以来,省能源集团出人意料地发展新能源,积极探索风电开发皖北太阳能资源,实施一批新能源项目,助力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。亳州沃阳、利辛、苏州墉桥、富阳英东等地区已投运的风电、光伏项目装机容量36万千瓦,年发电量7.1亿千瓦时。为提高区域新能源消纳和调峰能力,省能源团队还大力发展新能源储能,将淮北烈山储能电站项目作为与地方政府合作实施国家“双碳”战略的重要示范工程。该项目实施后,将是我省规模最大、首个集中式电网侧大容量独立分布式储能电站。苏州墉桥30万千瓦风电项目是我国单体最大风电项目省能源集团等。目前开发如下。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,预计今年12月份竣工并并网。下一步,淮北烈山古松、明光白密山、立新城北、涡阳临湖、定远明晓、桑涧、寿县、墉桥杨庄等8个风电项目将开工。装机容量160万千瓦,致力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。在立新等项目建设过程中,创新推出“合资开发合作资源、转让股权获取资金”新机制,切实解决当地能源资源开发问题。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痛点,积极响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。淮北烈山储能电站服务于改善社会民生。钍立新生物天然气项目是省能源集团首个生物天然气试点示范项目,有效带动周边地区构建“农业废弃物-清洁能源高效能源种植”循环利用体系,为皖北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“立新模式”。皖北15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、生物质焚烧发电、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占皖北垃圾总量近40%,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。在保障民生用气方面,银省淮能源集团铺设的8条天然气管道年输气量40亿立方米,成为保障北方清洁能源的“鼓励”。安徽北部。苏州、沃阳、颍航三个城市城市公司有效保障了工业发展和城市居民用气需求。正在建设的苏淮萧县砀山和固镇灵壁泗县两条天然气管道,是解决皖北天然气结构性短缺的又一经济项目。以皖北为全省充电换电“一张网”的保障,省能源集团在这里建设了19座充电站、323个充电终端,接入皖北地区607家运营商、4402座充电站、41841个充电终端、31个换电站。未来,苏州、淮北每年至少投资1000万元新建。 (王吉祥和明)利新生物天然气项目



